书籍详情

查看目录

阅读设置

加入书架

章节报错

阅读设置

主题背景

1 2 3 4 5 6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宋体楷书

字体大小

|18|

页面宽度

800900100011001200

后记(七)太平腐败(1/6)

书名: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字数:5111字  更新时间:2023-07-14 07:14

  【家兄朱由校】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爱微阅读网【2vdu.com】

  永昌十四年,冬月初六,大明对外宣布了诸藩可持有步枪的数量限制。

  对于诸藩,大明几乎是一视同仁,不管国家人口多寡、强弱,一律只发放足够一营兵马使用的三千零三十一支步枪。

  除此之外,大明也将郡国的兵额提高到了一营。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

  尽管此时许多郡国早就偷偷扩兵,但不管如何,大明总归给了他们正规编制。

  一营兵马对应一营步枪,谁都能看出,永昌此举是为了让藩国之中的亲王国和郡王国实力相差不要太大,以免日后有大藩造反,迅速就能吞并一系列小藩国。

  不过即便如此,庙堂之上还是有不少文臣武将对皇帝此举颇具微词。

  内藩一国一营枪,这实际算起来,大小二百多藩国就是二百多营枪,实际算下来,少则六十几万支,多则七八十万支。

  要知道,这些年五军都督府的兵制一直遭到压制,五军都督府数次想要扩军都被拒绝。

  至眼下,明军数量也不过六十三万罢了。

  如果诸藩联合讨伐大明,那哪怕它们之后会弹尽粮绝,可大明也会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庙堂之上的诸多文臣武将想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对此的皇室、内阁却根本没有担心的表现。

  他们比谁都清楚,大明的底牌还有很多,多到让群臣都不敢想象。

  除了齐国能给大明带来巨大损失,其它各国加在一起都不可能做到。

  因此,这件事情也只是一些不能接触到核心政治的官员在担心罢了。

  真正坐在核心圈层的官员,此刻都将心思放到了本国科技创新上。

  对于世界来说,接下来的日子,注定是科技大爆发的一年。

  从去年的“明、齐”两国科技交流会开始,两国各自的许多研究就在不断地碰撞,而后引发了无数种猜想和发明。

  永昌十四年初,齐国医学院的叶天士学士发现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炭疽杆菌,并改进了培养细菌的方法和细菌染色方法,还提出“天士三定律”。

  他及他的团队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世界上大多数主要致病菌都被其与团队成员先后发现。

  这些学说不仅奠定了微生物学和细菌学,同时也促进了药理学的一些研究,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

  例如,永昌十四年大明医学士薛生白从阿片中提取出吗啡,次年从金鸡纳皮提出奎宁等药品,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进步。

  除此之外,由于病理学和细胞学、细菌学的不断进步,因此当时的临床医学教材和实操中特别注意对内脏器官病理变化的研究和诊断,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病灶”,使诊断方法不断充实。

  这样的态度,让永昌年间的诊断手段和辅助诊断工具不断增多,许多临床诊断辅助手段如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都是在永昌年间开始应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