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爱微阅读网【2vdu.com】
蓟王亦如此想。然,又起分歧。
如何注解?
若类比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
且问:以何“家本为主”?
后世观古文,注解常见三人:蔡邕、郑玄、颜师古。时下为各类经文注解之大儒,多如过江之鲫。恩师卢植,四少师崔寔、刘宠、陈寔,皆有注解。几人皆是经学大家。便是所谓“一家之言”。各有“家本”。
用谁不用谁。
术业有专攻。谁人最擅长,便用谁。
如此,便以蔡邕为例。
或有人言,时蔡邕携藏书百车来投。蓟王为何只收录于藏书阁,却不大肆刊印。
只因刘备所见,蔡邕劝阻护乌桓校尉夏育讨伐鲜卑时,疏中有此句:“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详见:《临乡· 内忧外患》。另,此章特意译成白话)。”
此种思潮,便是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
然刘备却以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非但与刘备认知相悖。亦与大汉国策相悖。终汉一朝,蛮人北上,胡人南下,羌人东归。充而化之: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日月所照,皆为汉民。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